文章阐述了关于校园招聘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以及校园招聘要求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这个我觉得没什么不合法的,单位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员工,这个 法律应该是无法干涉的。
2、当然符合了。如果对方要求是既是985也是211的话,那何必还把211列出来呢?985可都是211,他完全可以说只要985。
3、用人单位只招收211或者985毕业生,并不属于就业歧视,国家法律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应聘者的学历什么的进行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以地域、性别等条件对应聘者进行区别对待,这个属于就业歧视。但是人家要求你的学历什么的,这不算歧视。
4、对于在不违反劳动法的情况下有用人自主权的企业来说,在毕业学校等方面提出要求,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企业足够有竞争力,那么如果一个职位没有门槛,收到的简历可能会很多。对于HR来说,这会无形中增加工作量。
5、如果你现在还遇到招聘说明是有写要求要985或211院校的,请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他,因为为了避免就业歧视,劳动部是禁止这样标明的。简单分析一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企业的角度 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团队的优良与否。
6、但是现在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即便是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见得就业形势就一片大好,很多毕业生也是在为了求稳定而越来越多地去选择国企。所以国企从来不缺少优秀的学生。
打破招聘中的98211门槛,难处如下:一是,要求企业和单位不再亮明98211的招聘标准,似乎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防止招聘方对名校毕业生的实质性偏好?二是,将学校作为招聘标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企业筛选人才的范围,如此大大提升了招聘效率,这背后其实有着市场理性在发挥作用。
如果国企不设置一个硬性门槛,估计招聘者整日筛选简历都能累死。而国内公认的评定学校的标准就是985和211,可见国企可以充分利于这个标准,优化招聘和队伍建设。比如我是毕业于某985高校的硕士,并在北京某国企工作。当年我们面试的条件就是211或985高校毕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面对非98211院校学生应享同等待遇的诉求,实际上可能更偏向于要求公平性。一些人认为,单看院校而非能力、只注重出身不考虑素质的单位,被拒绝应视为幸运而非遗憾。企业招聘中,选择名校学生作为主要目标,是因为他们整体素质较高,便于筛选。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减小招聘成本,提高效率。
所以优秀的企业会将985和211出来的学生作为筛选的门槛。每个公司都希望引进高质量的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记者的采访当中表示:应该打破企业在招聘时以学生是否以985和211大学毕业为排序的招聘方式。
大学,或211大学,学校数比较少,招生数也有限,考上的难度,可想而知。肯定要比一般学校难度高。尤其是985高校,全国就34所,就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其他的大学就不难考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实际上,困难与容易,都是相对的。并且,这和多种因素有关。
1、比亚迪校招硕士没有只要985,实际上,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明确要求,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2、C9F硕士,指在比亚迪招聘中,面向中国九所顶尖大学,专业为计算机类、车辆工程、通信电子类、自动化硕士研究生的特定人才类型。C9是中国首批985重点建设的九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3、根据比亚迪公司校招的年薪情况分类,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年薪可达143640元,计算机硕士年薪更高达207480元。
4、比亚迪公司福利相对有限,公积金基数仅为5%,全年无团建、礼物及额外节日福利,仅提供工资支持。对于应届毕业生,待遇差异主要体现在年包金额上。211硕士非F类年包为25万,F类年包则提升至29万。985硕士非F类年包为29万,F类年包为31万。顶尖院校硕士,非F类年包31万,F类年包40万或更高。
听到教育部宣布:取消985/211统筹为双一流时,我的反应是很平淡的,很快就接受了这一个现实。可能是我离开大学校园太久了的原因,其实大家也没必要惊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社会在进步,人文文化在进步,教育当然也要进步。
国家没有取消985和211。虽然教育部曾官方宣布985工程和211工程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985和211的取消,而是表示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后国家认可的好大学、好专业的标准将转变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假如领导干部出生一般,人很nice,或是便是一般文凭熬出的,那麼领导干部有可能也会乐意给一般文凭的人一些机遇,会更注重工作能力。自然你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能说明自身才可以得到一些机遇。
如果你现在还遇到招聘说明是有写要求要985或211院校的,请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他,因为为了避免就业歧视,劳动部是禁止这样标明的。简单分析一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企业的角度 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团队的优良与否。
在央企的校园招聘中,并非仅限于985和211大学的毕业生。事实上,央企业也会考量双非大学的优秀人才。一些非211或985的高校同样被列入了央企业的招聘名单,例如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汕头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等。
央企招聘标准并非仅仅局限于98211高校或公办学府的本科生,而是以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评估。因此,民办本科学生同样有机会加入央企。原因如下: 央企招聘重视的是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而非单纯学校的头衔。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同样能够培养出优异的素质与专业能力。
国企和央企在招聘时确实倾向于招聘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即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 对于特定的岗位,除了要求应聘者具备985高校的本科学历外,还可能要求应聘者拥有硕士或更高层次的学位。 截至2023年,各大院校的央企招聘活动中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毕业学校的门槛有所提高。
关于校园招聘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以及校园招聘要求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