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1920年1月在时事新报,以及1920年重要事件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瞿秋白1923年1月回国,随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
瞿秋白又名瞿双,江苏常州人。他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文化战士,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他青年时代酷爱文学,尤其对俄罗斯文学有浓厚兴趣。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巴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曾在四川广元县做县令,为官清正,辛亥革命后辞官归隐。1914年母亲去世。1917年父亲也去世。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旧历年底,祖父去世,巴金庆幸“家里再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动了。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04年出生。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
那是在1920年下半年,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为直接采访和报道世界各国大势,决定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分赴英、美、法、德、俄诸国。父亲作为北京《晨报》的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1921年1月25日晚11时,父亲一行抵达赤色的都城莫斯科雅洛斯拉夫车站。
周海滨:谁是唯一采访列宁并最早向国人展示的中国记者?1921年3月8日到16日,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列宁作了关于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是瞿秋白。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7月6日,瞿秋白在安德莱厅见到了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关于1920年1月在时事新报和1920年重要事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920年重要事件、1920年1月在时事新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